洛神花


別稱 : 洛神葵、洛花、洛濟葵、山茄、紅葵

花期 : 每年的1011月期間盛開,果期於秋冬間

日照 : 花在氣溫10度時就停止生長,5度時枯萎,所以溫帶地區很難種植

管理 : 抗病蟲害能力極佳,幾乎是隨便種隨便活,

不需太多種植技巧或照料,很快就能長成一片。

 

 


 


繁殖 : 洛神花的種植,可以將種子埋在地下發芽生長,也可以用插枝法,繁殖力非常強。

型態 : 一年生灌木,株高1.5~2公尺,莖紅紫色分枝多;葉具長柄互生,幼葉為單葉,成長後作3~5葉。
花腋生、單朵,花萼粗厚呈紫紅色及有粗毛、花色淡紅,花心紫黑色。
蒴果為宿存萼所包覆;外被粗毛,內分五室,各室內種子5~7粒。

用途 : 洛神花的利用價值相當高,花、根、種子都可以當成藥用。其中種子在藥典中記載具有強壯、利尿、輕瀉的功效;果萼片則有清熱、解渴、止咳、降血壓等效用。而去子實後新鮮的果萼還含有蘋果酸,可以作為果醬、果汁、果凍、茶包、蜜餞及清涼飲料,加糖發酵可以釀酒;而未熟的果萼可以作為醋的原料或當蔬菜,嫩葉生食或熟食都可以;

幹莖有纖維可作為紡織和造紙的用途。

洛神花含有豐富的花青素、黃酮素、多酚,可以養顏美容,有調整血脂,維護肝臟健康的作用。洛神花具有解熱、抗高血壓、治療肝病、平衡身體內的酸鹼值的效果;酸酸甜甜的洛神花茶,

也是台灣炎炎夏日最佳的消暑飲品。

 


 

秋葵

 

秋葵又名黃蜀葵、羊角豆、食香槿、假三念等,原產於非洲或熱帶亞洲,十二世紀後傳入歐洲,作蔬菜食用,十八世紀時再由歐洲傳入美國。由於它的果實很像女人的纖纖玉指,英國人叫它「Lady’s  finger。 台灣的嘉義縣鹿草鄉曾是大力推廣種植秋葵的地方之一。

 

《本草綱目》裡有關秋葵的花、子、果與根都有記載,基本上整株秋葵都有用,而果的部份則屬食療。不過你一定不知道成熟的秋葵種子可榨成食用油或用來當咖啡的代用品,並研製成治瘡或燙火傷的藥吧!

 

秋葵因為會分泌一種屬於醣蛋白質的黏蛋白以及果膠黏汁,所以具有保護胃壁的作用。簡單來說,大家最知道的秋葵療效就是「顧胃」,但胃腸虛寒、功能不佳、經常腹瀉的人不能多吃。此外,秋葵也是很好的鈣質來源。

 

 

 


 

以上資料摘自網路:

 

照片來源: Lily & Dennis 田野隨意拍~

落神花~拍攝於羅東運動公園北成社區內的田間小徑(清晨騎單車隨手拍)

秋葵~拍攝於娘家媽媽的菜園一角(Dennis 隨手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